《打电话》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打电话》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打电话》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认识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在看今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候,注意到大兵和赵卫国合说的相声〈谁让你是优秀〉了吗?,那这个相声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的确,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就一块来感受我国著名相声演员马季郭启儒合说的相声〈打电话〉的魅力。
二、明确学习目标
阅读课前提示:想想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弄懂哪些问题?
(1)浏览全文,想想说的是件什么事?
(2)故事里的那个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
(3)这个相声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4)说说这个相声或听听其他相声,感受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三、根据目标学习全文
1.自己浏览全文,想想说的是件什么事?
交流:(这个相声主要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
2.再读课文,想想故事里打电话的年轻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说话啰里罗嗦、废话连篇。
3.这个相声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交流,小结:打电话要抓住要点,简洁明了,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是文明行为的表现!
4.现在请同学们分角色读读这个相声,来感受感受相声语言的艺术风格。
(1)同桌分角色读
(2)找伙伴分角色读
(3)师生分角色读读
5.找学生上台试着说一说这个相声
6.听两个精彩的相声段子
7.看一个你们自己搜集的相声。
四、交流相声语言特点
学了这个相声,听了相声,看了相声,你现在觉得相声的语言怎样?(通俗、贴近生活、幽默、有很浓的讽刺意味)
五、演一演
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相声演一演,评一评谁具有相声演员的风采。
六、总结
我希望同学们记住这个相声段子,时时提醒自己文明地与人交流,交流时注意自己的语言要抓住要点,简洁明了。
七、作业
1.课余与父母共同看相声、演相声。
2.创作一个短小的相声段子。
《打电话》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说话要做到简洁、明快的重要性。
2、能对相声感兴趣,喜欢听相声,试着说相声。
教学重点:
在笑声中得到启发: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教学难点:
了解相声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呢?
(唱歌、跳舞、小品、戏剧等)
好,那你们说了这么多,我们今天来学习另外一种艺术表演形式——相声,简洁相声这一艺术形式,引出本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疏通生字词:呃、啰嗦、耗子等。
2、读相声,想想相声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
3、故事里的甲说话有什么特点?
三、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1、正像同学们说的,这个打电话的人说话非常啰嗦、废话连篇,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呢?请从课文中找到你的依据,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自主学习。
3、师生探讨:(这样的例子文中比比皆是,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甲:喂······喂······,怎么不说话,哎呀,拿倒了! 喂,你的电话是 4 局5678 吗? 我这是 1 局 2345。喂,你贵姓呀? 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甲: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
老刘呀。呃,不是老刘?
甲:是耗子呀。这人外号叫耗子。
甲:四害之一,接电话来了,好哇。前些日子消灭
四害你没敢出来吧?嗯,我是谁?我是谁你不
知道?
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 猜不着使劲猜。呃,
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嗦。
甲: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
女的呀。
(说话和主题无关——啰嗦)
甲:喂,小王,我是啰嗦呀!
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
不学习呀。开会吗?······ 不开会。
甲:讨论吗?······不讨论。
甲:太好了,我请你听戏好不好?票都买好了。长
安大戏院,楼下十排三号五号,咱俩挨着。票
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是一块
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
甲:什么戏呀? 你猜猜?
甲:嗯,京戏? 不——对。嗯,评戏?不——对。
越剧?哎!
甲:不——对。
(说事语言不精练——啰唆)
小结: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把一个说话啰嗦者说话啰嗦、废话连篇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把他取名为啰嗦,真是名副其实,让人不由得发笑。
4.甲这样打电话,听电话的小王会是什么感觉?
(无奈、烦躁)
5. 如果你此时站在甲的旁边,正等着打电话,你心里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
(这人说话真啰嗦,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耽误了事情,真是缺乏公德心。)
四、播放视频《打电话》,了解特点。
1、播放视频,学生观赏。
2、相声的语言特点:通俗易懂、贴近生活、风趣幽默、极其夸张,有很浓的讽刺意味。
3、启发:要有时间观念及公共道德,打电话与人交流要简明扼要。
五、板书设计
打电话
啰嗦
害人害己更误事
六、作业布置
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相声《打电话》。
……此处隐藏11706个字……,不是老刘。是耗子呀。……
……
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
──说话绕圈子。
⑵
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他是女的呀。──明知故说。
⑶
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 学习吗 不学习呀。开会吗 ……不开会。──没话找话。
⑷
……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是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我三块四。──东拉西扯。
……
3、联系生活的具体情境,思考如果生活中说话啰嗦,会有什么后果。
四、熟读课文,尝试表演相声
1、选择课文中的某一段,练习朗读。
2、自由组合,学说相声。
3、听听其他的相声选段。
《打电话》教学设计14一、铺垫定向
1、听意思说词语:
极端机密的(绝密)极其巧妙(绝妙)
【学习目标】
1、了解相声艺术形式和语言特色。
2、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落色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
【学习重点】
所受启发: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学习难点】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课前准备】
相声《打电话》的录音。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介绍文艺节目的种类。再介绍其中的很受大家欢迎的艺术形式:相声。
二、导学课文
1、自读课文,初知课文大意。
2、听相声录音《打电话》。
3、讨论:
⑴说说自己听了相声后的感受。
⑵说说相声的特点。
三、再读课文,体会语言特点
1、默读课文,画出打电话的相关句子。
2、同桌交流:
连起来读打电话的句子,交流感受。
3、小组讨论:
本相声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4、汇报:
结合相关句子来概括相声的特点。
【教学板书】
说话绕圈子
明知故说
没话找话
东拉西扯
……
【拓展训练】
1、说说生活中说话罗嗦带来的不良后果。
2、听相声《为了孩子》。
2、揭题:
说说看,课文中的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尽量用上“绝密”“绝妙”这两个词语。(这半截蜡烛藏有装着绝密情报的小金属。这是伯诺德夫人想出的一个绝妙主意。)
伯诺德夫人这么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在刚才说的这段话前面再加上“为了……”说说。
伯诺德夫人的这个主意就万无一失了吗?快速默读课文,找找这半截蜡烛存在着什么问题。
出示:
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范读)后果不堪设想!现在,蜡烛已经被敌人点燃!(引读)只要蜡烛──这样──要保住秘密,保住情报站,保住一家三口的生命,就必须──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便围绕着这半截蜡烛打响了──
二、研读探讨
1、听读3~7自然段:
⑴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
⑵课文哪些地方让咱们特别感到“险“呢?读读3~7自然段,把找到的内容用括号括出来,反复朗读,读出“险“。
2、交流,把握以下要点:
⑴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烛焰摇曳,烛光微弱,蜡烛越来越短了,这意味着什么?
指导读出当时的“险“。
⑵火焰吞噬着蜡烛,也炙烤着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
选择其中的一个人,读读表现,边读边体会。
引导学生将“厄运“”和默默地坐待“联系起来思考体会。
⑶同学们欣赏小女儿吗?(联系第七自然段,加深体会。)
3、引发冲突:
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里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快速读相关部分,同学间可以商量。
(注意抓住课文的有关描写。)
三、综合想象
同学们,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一部电影,你觉得出现最多的镜头是该是什么?
一起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想象他们当时的心理。从杰克·杰奎琳·伯诺德夫人中任选一个想象。
学生想象描述。
四、课后作业
几个同学合作,将故事排成课本剧演一演。
《打电话》教学设计15[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与幽默。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一定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沟通变得方便快捷,打电话时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2、如果你给你的朋友打电话,约他晚上六点半在儿童电影院门口见面,一块看电影,你会怎么说呢?
3、这么简单的事,如果有人打了两个多小时的电话,你们信不信?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13课《打电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个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儿?
2、找几组同学读,听完之后,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三、再现课文,深入领悟。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课文。文中这个人叫什么名字?你觉得这个名字对他来说怎么样?
2、从哪看出他很啰唆?从文中找到,读一读。
3、看来真不愧叫啰唆!你想听电话的小王会有什么感觉?
4、假如你是旁边等着要打电话的人,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5、读完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6、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这段相声采用了夸张的手法,成功的讽刺了那些说话啰嗦、缺乏公共道德的人。
四、表演、欣赏
1、组内练习表演《打电话》,推荐两个人表演。
2、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讲究说学逗唱(简介相声及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老先生),老师也废话少说,快来看一下老艺术家的表演吧!(播放相声)
[板书设计]
13打电话
啰唆、耗时、误事
简练、得体、明白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