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树》教学设计

时间:2025-08-23 01:11:03
《给予树》教学设计

《给予树》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给予树》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给予树》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①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写“予、担、宽”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等20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①学生看录像(或图片),了解圣诞节。

②谈话:你了解圣诞节吗?

③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齐读课题:“给予树”。

④理解课题。“给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呢?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整体感知

①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

要求:a.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b.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c.把自己不懂的词句画出来与同学讨论。

②检查读书情况。

a.出示下列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给予 试探 心意 祝福 甜蜜 担心 宽裕 前夕 提醒

兴高采烈 立即 卡片 盼望 拥抱 仁爱 同情 体贴 如愿以偿

b.指名读课文。

提示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发现读错或读得欠通顺的句子,评议时提出来。

③学生讨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生自主再读课文

教师提出自主阅读要求:请你认真读读想想,看看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可以用笔在课文上画画写写。下节课我们来讨论交流。

四、指导写字

①屏显要求会写的12个字,先读读,再组词。

②请学生做小老师,指导写字。

这12个生字,你哪个字写得最好?请你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板演给大家看,再谈谈写好这个字的经验。

③学生写字写词。

先把生字写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词语抄写一遍。

《给予树》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个主题单元“爱的奉献”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金吉娅用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小女孩,赞扬了她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本文故事情节简单,学生较易读懂。关键是阅读故事的同时,仔细品读金吉娅对妈妈说的话,体会她丰富的内心情感,从而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爱。教学设计是以金吉娅的内心变化为切入点,通过仔细揣摩重点词句,领悟文字背后的声音,在诵读中、体悟中及拓展中体会浓浓的爱意。

三、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正确读写“给予、担心、宽裕、兴高采烈、猜测、仁爱、同情、体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变化。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读中悟情,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4、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揣摩重点词句,通过妈妈的感情变化,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理解课文最后一段。

五、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感知爱的情境。

1、以单元主题引入:

29课《掌声》告诉我们:爱是掌声,它能改变一个残疾女孩的命运。30课《一次成功的实验》告诉我们:爱是教育家的“逃生”实验中互相谦让获得成功。31课《给予树》告诉我们爱又是什么呢?让我们用心地去体会在这爱意浓浓的日子里让我们感动的故事。

板书课题,正音。(指导“予”字的书写)

2、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要是遇到难读的句子怎么办?多读几遍。一会儿我们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3、师生合作读文。

4、检查读书情况,解决生字词语,读通难读的句子。

(1)重点指导的词语:

担心 宽裕 分享 给予树 金吉娅 陌生 如愿以偿

(2)重点解决的句子:

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在圣诞节来临时,( )看到( )上的卡片,就用给大家买礼物的钱,给一个( )的小女孩买了一个洋娃娃,让她终于( )的事。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文章的重点词语连词成句就是概括课文内容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点评: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训练,初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主要内容,并渗透学法的指导,扎实有效。课伊始,教师以单元主题引入,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深读课文,感受爱的语言。

走进小女孩的内心:

1、小女孩终于如愿以偿了,她的愿望是什么?课文中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但她的愿望就藏在金吉娅说的话中,让我们静静地默读第四自然段,把它画下来。

2、理解“援助中心”。

援助中心的叔叔阿姨在商场最醒目的地方设立了一棵与众不同的树,树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心愿卡,这棵树就叫——给予树。一个小女孩的卡片引起金吉娅,来,请你把卡片摘下来,读给大家听?

3、小女孩的愿望是什么?谁来读一读?小女孩一直盼望,什么是一直盼望呢?从清晨到梦中,小女孩每时每刻都盼望着: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小女孩就想-------;把小女孩的想法读出来;

每当孤单寂寞的时候,小女孩就想-------;把小女孩的盼望之情读出来;

每当开心快乐的时候,小女孩就想-------;我们一起读出小女孩的心愿。

走进金吉娅的内心:

4、小女孩的愿望深深地打动了金吉娅,此时此刻的金吉娅,在想什么?

老师把“什么都”去掉,谁来读一读?“什么都”去掉行吗?为什么?

过圣诞节最快乐的就属孩子,他们可以收到各种各样的礼物,沉浸在快乐之中,可小女孩什么都没有,小女孩都没有什么呀?

随机指导朗读。

5、想到这,金吉娅是怎样做的?谁来读?

6、看到了心愿卡,想到小女孩的可怜,金吉娅就做了这件事,让小女孩如愿以偿了。下面让我们再把事情的经过完整地读一遍。这回咱们变一变,老师引读, ……此处隐藏8460个字……写的字在本子上写一写。

5、学习二类字:(指名读---齐读---去拼音读)出示句子再齐读。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词。采用当互读、开火车接读和会认的抢读等方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而扎实、有效地记住生字

过渡:看来大家对课文的生字词掌握得不错,老师要欣赏一下同学们的朗读本领如何,是不是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不加字,不添字,不读破句。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作适当的纠正和适时的鼓励)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大家把这些词准确地填到相应的空格里去吗?(填空)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齐读)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把故事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大致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交待清楚,这对于我们三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做读书笔记非常重要。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才刚上三年级,对阅读理解有一定困难,把概括课文内容,变成填空式来进行,降低难度,让学生领会方法为重)

过渡: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想想文中写了谁给与了谁什么呢,找出文中反映给予的事来。

四、再读课文,体会“给予”。

1、学生默读

2、文中谁给予了谁些什么东西?(出示)

①(慈爱的)妈妈给与(五个)孩子每人二十美元------母子之爱

②( )金吉娅给与( )家人棒棒糖/兄弟姐妹间互送礼物------手足之情

③( )金吉娅给与( )女孩一个穿裙子的洋娃娃------无私的爱

3、在这充满着爱意中成长的孩子,他们也一定会关爱去周围的人和物的。课文虽没有华丽的词语,但却处处充满着爱意,请你再选取你喜欢的段落细细地读读课文。

(设计意图:借助对“给予树”形象的丰满,进一步丰富爱的内涵,课文中还有几种不易发现的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一找。例如,“母子之爱”和“手足之爱”,母亲在家里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仍然给每个孩子钱让他们买圣诞节礼物,这是母子之爱的表现;妈妈听完金吉娅的陈述后,没有责备她,却为她的行为而感动,也是母子之爱的表现。)

《给予树》教学设计7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掌握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⑵ 读懂课文,了解金吉娅怎么花出20万美元购买圣诞礼物的。

⑶ 体会文章最后一节的含义,了解母亲的心情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从中受到爱心教育,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了解金吉娅怎么花出20万美元购买圣诞礼物的。

2、体会文章最后一节的含义,让学生从中受到爱心教育。

【课前准备】

1、反映圣诞节的录像带或图片。

2、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激趣:

学生交流汇报所收集到的有关圣诞节的资料。

2、了解圣诞节,学生看西方人过圣诞节的录像(或图片)。

3、谈话:

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4、师: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出示课题,齐读课题:“给予树”)

5、理解课题:

“给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呢?

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

要求:

⑴ 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准字音。

⑵ 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⑶ 把自己不懂的词句画出来与同学讨论。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⑴ 出示生字卡片,抽读,正音。

⑵ 出示词语读词。

⑶ 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如:

援助中心、沉默不语、仁爱、如愿以偿。

3、学生讨论: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生汇报,师点拨。

三、学生自主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要求:

1、指名分节读文,回顾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请你认真读读想想,看看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等会我们来讨论交流。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12个字。

2、先读读,再组词。

3、请学生做小老师说说写字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4、指导写字。

5、评议:

这12个生字,你哪个字写得最好?(生展示)

6、学生练写:

先把生字写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抄写一遍。

五、作业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听写后同桌互相批改。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交流感悟

上节课你们读了课文,那你对哪些内容最感兴趣?又有什么感受呢?

三、学课文1到3自然段

1、指读1、2段后讨论:

你读懂了什么?

2、生汇报,教师相机出示以下句子,引导学生体会:

⑴ 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可引导学生抓住“沉默不语”来质疑、释疑。

⑵ 圣诞前夕,我给了每个孩子20美元,提醒每人至少准备四份礼物。

为什么不是五份呢?

3、指导朗读,体会盼望圣诞节的心情。

4、指读第3段,学生边听边评议:读得有感情吗?为什么?

5、指名再读,再评议,再指导朗读。

四、学习4、5段

1、齐读第4段,讨论: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在感情地朗读第4段中金吉娅说的话。

3、用横线划出金吉娅买洋娃娃送给女孩的句子。

4、让学生说说对这句话的体会。

5、指读第5段:

⑴ 讨论:金吉娅给家人的圣诞礼物只是50美分一大把棒棒糖吗?为什么?

⑵ 引导学生理解妈妈心情的变化。

⑶ 齐读,让学生充分感悟金吉娅善良、仁爱的品质。

五、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很感动,请你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句子。

2、如果你是那个小女孩,一定非常感激金吉娅,请你替那个小女孩给金吉娅写几句感谢的话。

《《给予树》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