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复习三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拼音复习三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拼音复习三教学反思1第一环节准备充分,达到了教学要求。
第二环节:首先让学生先看图再读拼音,效果很不好,学生依赖图画不是去拼读了而是猜拼音了;不如把拼音先板书,让学生先来拼读音节,熟读之后,再来看图连线,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拼音,还能再连线的时候做得更快更正确。
另外,这节复习课有个很大的失误,整节课,我没有安排学生写。拼音教学就是听、说、读、写、想的教学。在第三环节的时候就可以要学生给词语注音的,要让他们不仅动口、动脑,还要动手。
拼音复习三教学反思2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认读汉字、学好普通话的重要工具。复习四的第三课时,我安排了“拼音总动员”,包含了声母(23个)、韵母(24个)、整体认读音节(16个)等内容。学了一个多月的拼音部分,其实可以注重综合性,使学生记得更牢。
一、在游戏中复习拼音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可以使枯燥、重复的复习课变的生动、有趣,让学生在玩中使知识得以巩固,印象得以加深。游戏的方法可多种多样,只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就行。通过让学生开火车读声母表、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表,既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上来,又复习巩固了所学内容。
二、拼音教学注重综合性,提高教学效率
1、形式上的综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连、涂、画、拼、摆等游戏中,巩固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在复习中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连”、“我会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植学生的自信,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在游戏中、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联系《复习二》“我会连”一题来学习23个声母,当学生连完后,会高兴地说“原来这是一只海豚呀!”然后反复地按连的顺序读声母,背下来。
2、拼音教学生活化,即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理解。学生对动手操作的题特别感兴趣。如,在复习形近声母“b-d”“p-q”时,让学生边伸出自己的左右手,边观察当左右手四指并拢,大拇指伸出时,变化大拇指向上与向下的方向,孩子们惊异地发现,自己的双手与这四个声母是多么的相像。他们一下子就能通过儿歌“右下半圆bbb;左下半圆ddd;右上半圆ppp;左上半圆qqq。”记住这四个声母。由此可见,一旦把音节放在具体的环境中,让它与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就能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学习兴趣。以此类推:“f — t ”“m —n”“ n —l”“z —zh ”“c —ch”“s—sh”;“ɑ—ɑn—ɑng”“e—en—eng”“i—in—ing”“un—ün—üe”“iu—ui—in”“ɑn—ɑo—ɑi”“ie—ei—er”;“zhi chi shi ri zi ci si”“yi wu yu”“ye yue yuɑn”“yin yun ying”。当然,这必须以学生学习了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为基础,才能进行。
三、不足之处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我没有大胆放手给学生自学,显得教师“牵”的地方太多,今后要注意改进。
拼音复习三教学反思3【教学目标】
1、比较区分形近韵母。
2、拼读音节,并恰当的和图 连接起来。
3、正确认读词语。
4、读儿歌并拼一拼。
【教学重点】
区分形近韵母。
【教学难点】
拼读音节并和图连接起来。
【教学用具】
字母卡片、词语卡片、三个硬纸片做的圆片和三条直 线、幻灯机。
【教学设想】
区分形近韵母时,可出示9个复韵母,让学生通过找双胞胎的方式找出三组相近韵母,通过发音进行区分。认读词语一题,教师可以提示两点:一是想想哪些字要读轻声,可在下面画横线,给自己提个醒;二是先竖着读,再横着读,想想每一横排的词语有什么相同点。拼图时可用幻灯机演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认读所学9个复韵母 ai ei ui ao ou iu ie ue er。
二、综合训练
1、我会读:出示卡片 ie-ei iu-ui ei-er。
同位互读。指名读。比较形状与发音。
2、我会连:投影出示
看每幅图上画了什么?(乌龟、袋鼠、鸵鸟、梅花、柳树、小桥)
谁能用拼音拼出这些事物的名字?(同位讨论)
指名逐个拼读,教师写出来。
学生看黑板拼读音节词语。(自由读)
学生连线。
教师检查纠正。
3、补充练习:拼读音节词语。
ci wei ye tu jiu cai dou jiao qie zi
4、小结。
〖板书设计
复习三
ie—ei iu—ui ei—er
〖教学后记
在课堂上通过抢苹果的游戏,学生拼读音节的积极性很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拼音复习三教学反思4七、八岁的孩子一上一年级,就学习抽象的汉语拼音,是很枯燥乏味的。而语文学习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复习课,更要避免机械重复的操作,因此,我根据一年级孩子形象思维发达的年龄特点创设情境:游拼音王国中的魔术馆、快乐园、拼拼屋,通过游戏让学生在兴致盎然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我以“情趣性、游戏性”为特点,设计了三个环节:魔术变变变、快乐连连连、动手拼拼拼。让学生在玩中,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达到“学与玩的结合”。
但在实践中却有许多失误。比如读读拼拼时,指导学生读的层次不够清楚,不够扎实。而拼一拼时,时间比较仓促,有的学生不知该怎么拼,没有很好地指导。当时,如果让一个学生上台拼一拼,展示学习过程,凸现问题,及时解决,或许效果会好一些。
还有一点困惑:在“我会连”的环节,课外拓展进行说话练习,该怎么和读拼音、学拼音紧密结合起来,既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又复习巩固拼音。
拼音复习三教学反思5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奥妙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课堂上,同学有了兴趣,才有交流的动机;有了兴趣,思维才会活跃,而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就是“激励”。人的深层需要都有渴望他人赏识的愿望,对一年级的小同学来讲,更是如此。教学中,教师要充沛调动自身的情感因素,最大限度地挖掘同学的优点进行评价。
在教学汉语拼音《复习三》,引导同学读儿歌拼图时,我给每个学习小组发了四五个大小 ……此处隐藏1186个字……生的综合素养。我认为这是实验教材拼音部分编写的第二个成功点。
如,从汉语拼音第3课开始,就出现了汉字,且配有一副温馨的画面。在指导学生观察完画面后,我让他们自己去拼读音节、认识汉字。学生十分认真地拼出音节读出汉字后,他们那高兴的神情、得意的语言,把自己认识汉字后的成就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我让学生看着画面说一到两句话,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一名学生说道“爸爸身上挂着照相机,他们要把这美丽的>景色拍下来,留做纪念。”说得多好!又如,汉语拼音第9课出现了句子,学生第一次读出句子别提有多开心!在接下来的看图说话中,有名学生说“这三个小朋友植树多高兴呀!我们也要种好多好多的树,绿化我们的校园,绿化我们的武汉!”像这样把拼音、汉字、词语、句子加以整合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很快获得功感,而且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三、形式上的综合,更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在实验教材的拼音部分充分体现了主动学、玩中学的编排意图,让儿童在喜闻乐见的情景中学习拼音;在连、涂、画、拼、摆等游戏中,巩固知识,启迪心智,培养动手能力;在复习中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连”、“我会画”等形式,激发
学生的兴趣,培植学生的自信,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在游戏中、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习。如,在《复习三》“我会连”一题中,当学生连完后,会高兴地说“原来这是一只海豚呀!”然后反复地按连的顺序读声母;同样在“我会摆”一题中,学生对这种动手操作的题目特别感兴趣,我让他们用事先准备好的工具互相摆一摆,结果学生用各种方法形象地摆出了很多字母。像这样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是原教材所不具有的特点。
在实验教材的拼音部分,还有许多独具匠心的编排,如:趣味性强,插图精美,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等等这些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也正是这样才使得本实验教材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吸引着无数的教师和学生。
拼音复习三教学反思8教学汉语拼音《复习三》,刚开始,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导入,通过这么一个小故事,学生心情极其兴奋,一个个学习积极性都比较高,就连平时课堂动作比较多的几个孩子也比以前专心多了,可想而知,学生的这几个复韵母都掌握得不错(我通知开火车的形式检查了一下)。
讲述第二个问题时,我用了这样的衔接语:有小朋友的耐心教导,悟空终于取下了戴了好长时间的紧箍咒,他可开心了,他为了感谢你们,决定带你们去花果山痛痛快快的玩一玩呢。瞧!花果山上热情的动物们正在欢迎我们呢!赶快来猜一猜是什么动物?这时候,学生更激动了,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琢磨着到底会是什么动物,于是我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地状态下,出示了动物的音节,很快就完成了这个教学任务。
当然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不足之一:学习复韵母的环节比较混乱。本环节我创设了一个情景,利用9个桃子采用了活动教学方式。由于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并没有采用过,加上多媒体教室的讲台空间比较的狭窄,所以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比较混乱。
不足之二:写字教学。设计了一张作业纸,让学生正确书写9个复韵母的顺序。习惯上高年段的我上课语速总是偏快一些,很多学生还没有听清楚,我就让他们书写了,结果很多的孩子写了6个单韵母。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奥妙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课堂上,同学有了兴趣,才有交流的动机;有了兴趣,思维才会活跃,而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就是“激励”。人的深层需要都有渴望他人赏识的愿望,对一年级的小同学来讲,更是如此。如何利用好方法“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将是我接下来努力追求的目标。
拼音复习三教学反思9小学一年级学生要在短时间内掌握汉语拼音,难度极大。想要给这些学生打下良好的汉语基础,这就需要充足的教学时间。为了教好拼音,学习拼音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在这一个多月中,我一边组织课堂纪律,一边领着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我真的感到难度很大,尽管我也用了各种激励语言来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可是有的孩子还是没有兴趣,一下子掌握不了课堂所学的知识,但是汉语拼音教学是孩子们学习的基础,不管有多大的压力,让学生必须掌握好汉语拼音,我用心去领会孩子们的心声发掘孩子们的潜能。
今天第一次带领孩子在阶梯教室里与听课老师一起学习《复习三》。设计的教学环节与课堂的实效还是有差距的,在这次了解性听课会中,分享着了评课老师智慧的.火花,享受着交流的快乐。
对《复习三》的教学设计,意在体现趣味性,教学过程中分别采用了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原本对于每一部分内容的出现也尽量直观多样,让学生在听觉视觉上产生共鸣,整个教学中让学生处在活泼乐学的氛围里,由于学生年龄小,遗忘性也较快,在指导认读的基础上还要反复诵读,做到声、形、义的统一。在教学内容上的挖掘还需要有梯度,要有层次性。虽然课堂中已注重孩子课堂习惯的培养,大部分的学生愿意跟着我来,但还是有小部分的学生开小差,课堂常规还要加强。
对于第一环节认识形近韵母中《过家家》的游戏,让四个孩子手持卡片u 、i、e、 r玩,这个环节有点松,玩一次组一个复韵母可以,时间一长孩子的注意力不在字母的拼组上而是到孩子的移动排队上去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自行发现知识点、解决问题比单纯的口耳相传更重要,也更有趣,更有挑战性。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环节如果让孩子自己准备好字母u 、i、e、 r卡片,在上面同学完成一个组合范例后,让下面的孩子自由拼组,“谁能拼组出多少个不同的复韵母,并读给同桌听?”为了找出问题的答案,学生会最大限度地调动起自身的积极性,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就不是单纯的知识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学习者。这样的孩子接触认读拼音的量上就多了,孩子参与的面也广了,孩子的注意力分散的机会就少了,我们也将得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环节的教学过程中,出示梅花图后,学生说是桃花,当时引导孩子们说:“看看,孙悟空给他取的音节名称到底是什么呢?”在完成练习后没有再次让学生明确这是梅花,遗憾!
对于低年级的教学,内容虽然简单,但是得特别注重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只有生动活泼有趣的形式才能吸引住低年段学生,使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其中教学语言也是知识呈现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生的学习、接受能力还有限,抽象深奥的概念还不会,对形象化的语言反应就比较积极灵敏。课堂上应多运用他们能听懂、感兴趣的语言授课。将学习目标拟人化,个性化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骆校长的“尽可能在单位时间里让孩子认读拼音的接触量最大,密度最强”“怎样班级中的接受能力薄弱的孩子接受老师的指导的机会更多”“如何发挥孩子教孩子的优势”的观点让我受益匪浅,开心!
正如在评课时所探讨的“怎样在最宝贵的时间里让孩子学得更有效”这个问题与我们在课堂上怎样让孩子的注意力更集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更长,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思考的,也是今后需要达成的目标。
文档为doc格式